牢記總書記囑托,聚力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讓廣東科創優勢在新的高度立起來強起來

  • A+
■殷殷囑托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目標時不我待,要有志氣和骨氣加快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實力,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把創新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要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和市場導向作用,加快建立技術創新體系,激發創新活力。   ●自主創新是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必須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在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贏得主動權。   最近,在位于江門開平市金雞鎮打石山地下700米的實驗大廳內,“國之重器”江門中微子實驗迎來重大建設進展:中心探測器不銹鋼主結構安裝工作順利完成,距離實驗2023年建成運行的目標又近一步。這座由中科院與廣東共同建設的大科學裝置,將使我國進一步鞏固在中微子研究領域的領先地位,也將推動廣東成為國際中微子研究的中心之一。   切實發揮好重大科學裝置促進創新的重要作用,這是廣東踐行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的行動自覺。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關心關注廣東科技創新工作,在3次來粵視察中,多次深入科技企業、科研院所考察調研,就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實力、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殷切期望。   時不我待,只爭朝夕??钙鹂倳涃x予的使命任務,廣東強化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每年召開科技創新大會,全面構建全過程創新生態鏈,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打造“新動能”。   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從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加快建設,到鵬城實驗室、廣州實驗室掛牌運作;從高新技術企業突破6萬家,到區域創新能力連續5年居全國第一。10年來,廣東培育壯大科技創新主力軍,不斷取得科技自立自強新成果,產業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提升,創新發展的主動權更有力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南方日報記者 卞德龍 董謙君 紀金娜 統籌:駱驍驊   瞄準需求攻關   實現國產替代甩掉“卡脖子”的手   從系統集成、產線交付,到核心硬件、軟件產品研發及標準化,再到工業互聯網智能數據與工業服務,僅用3年多,廣州明珞汽車裝備有限公司就增加了近300項知識產權專利。   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與在場的中小民營企業負責人親切交談,希望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聚焦主業,加強自主創新、練好內功,努力實現新的發展。   “我們始終不忘總書記的期望,這些年聚焦汽車裝備智能產線主業,潛心創新,力爭成為全球領先的數字制造供應商?!惫径麻L姚維兵說,截至目前,企業已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667項。   清醒認識到關鍵核心技術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近年來,廣東積極探索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廣東路徑”,通過深入實施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等,在5G、4K/8K超高清視頻、高端電子元器件等領域打破一批技術瓶頸,推動部分產品實現國產化替代。   以超高清視頻產業為例,2019年,廣東獲批建設全國首個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試驗區,短短幾年便培育引進一大批重大項目,超視界10.5代線、樂金8.5代OLED面板線等重大項目陸續達產。   在今年北京冬奧會上,由廣州博冠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和生產的8K 50P小型化廣播級攝像機,全程服務開閉幕式及相關賽事的現場拍攝,成為廣東實現超高清視頻拍攝核心技術突破的最新力證。   在芯片與集成電路領域,成立于2017年12月的本土自主創新企業廣州粵芯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是廣東進入量產的12英寸芯片生產平臺?!盎浶景雽w抓住全球芯片市場缺貨機遇,去年出貨量同比增長超168%?!惫居嘘P負責人介紹說。   一系列重大專項的實施,推動廣東甩掉部分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卡脖子”的手,科技支撐現代經濟體系建設能力顯著增強。   做強原始創新   3年資助逾萬項基礎研究項目   近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東莞研究部有新突破:由該部研制的中子費米斬波器樣機在東莞散裂中子源成功完成束流斬波測試,標志著國內首臺自主研制的中子費米斬波器樣機取得成功。   “費米斬波器僅有國外極少數廠家可以提供,價格昂貴且不利于長期運行維護,樣機成功研制實現了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化?!睎|莞研究部有關負責人解釋道。   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活水。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時曾指出,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投入力度,培育新動能,提升新勢能。   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補齊創新發展短板,廣東下大力氣、集中資源加強基礎研究。   做好基礎研究,既要有科研工作者“甘坐冷板凳”,也需要黨委政府有長遠眼光,保持長期投入與穩定支持。2019年3月,廣東率先成立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委員會,3年來共資助項目超過1萬項。此外廣東還實施省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重大項目,啟動基礎研究戰略專項,形成了縱橫聯動的基礎研究支持體系。   在全面布局與政策推動下,廣東催生一批重要原創性科學成果:中科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理學院院長楊學明團隊牽頭項目入選科技部2020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而這一年度榜單自2017年以來廣東已有7項成果入選。   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領域的重大突破,為廣東科技創新的引擎注入了強勁動能。去年底,《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1》顯示,廣東區域創新能力連續5年領跑全國,其中反映基礎研究與源頭創新能力的“知識創造”“知識獲取”兩大指標均位于全國第二,表明廣東基礎研究工作取得新成效。   激發企業創新   重點領域研發企業牽頭項目過半   在今年4月頒發的2021年度省科學技術獎中,格力電器和珠海格力節能環保制冷技術研究中心完成的“空氣源熱泵高效供熱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獲得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要有志氣和骨氣加快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實力,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考察企業加強自主核心技術研發、推動產業優化升級情況,勉勵要把創新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為了讓世界愛上“中國造”,格力電器向科技要發展。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介紹,如今企業已掌握壓縮機等核心技術,發明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均居行業前列,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1878.69億元、同比增長11.69%。   以格力電器為代表,在廣東,超過6萬家的高新技術企業“千軍萬馬齊創新”,其中既有在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的科技領軍企業,也有一大批新興產業硬科技企業。   經過10多年不懈努力,廣州邁普再生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僅成功研發出人工硬腦(脊)膜補片、顱頜面修補系統等植入醫療器械產品,還開發出多個先進制造技術平臺,向口腔科、普通外科、大止血等領域拓展。   “我們努力建立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成果轉化體系,將優質的科技創新資源轉化為產業應用優勢?!痹摴径麻L袁玉宇說。   瞄準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近年來,廣東在全省推動高新技術企業“樹標提質”,聚焦需求牽引強化創新效能,聚焦成果轉化激發產業發展動能,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的結合更加緊密。   由領軍企業牽頭組建的體系化、任務型創新聯合體,有效引導產業鏈、創新鏈上各科技創新利益方共同參與重大科技攻關,將科技、產業“擰成一股繩”。   在技術需求的牽引下,各類創新主體主動對接,創新成果高效轉化在生產車間。據統計,在廣東實施的重點領域研發計劃中,企業牽頭項目超過一半,參與項目達九成以上。   咬定目標,向上突圍。   邁上新征程,廣東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聚力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以不斷推陳出新的實招、硬招,引領攻關突破、勇攀科技高峰、激發創新活力,奮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推動廣東科技和產業創新優勢在新的高度立起來強起來。   沿著足跡看變化  ?、俸娇展I通飛珠?;兀貉邪l制造和產業帶動效能更為突顯   在珠海航空產業園,這些年在龍頭企業中航通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航空工業通飛”)的帶動下,這里引進了多個航空項目,全面涵蓋通用飛機制造、通用航空運營服務、公務航空、飛行培訓、航空零部件制造、無人機研發生產等領域。   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曾來到中航通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珠?;乜疾?,聽取飛機設計研發的情況介紹,充分肯定航空系統發揮技術優勢與地方政府加強合作的思路和做法。   10年過去,這家國企在設計、研發、制造等關鍵鏈條上不斷創新、突破自我,掌握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逐步在民用飛機領域形成更為強大的研發制造水準和產業延伸帶動能力。   圍繞飛機攻堅戰,需要一批能夠瞄準專業前沿、提高設計準確性和有效性的技術專家有效指導,以滿足項目需求。珠?;貙iT制定技能人員3年滾動需求計劃,積極聯絡各大航空職業技術院校,開展技能人員補充工作,培養了一批裝配操作工、機務場務、檢驗工等一線技能人員。   目前,基地不僅展示總裝線上的“大飛機”,還設有航空文化、總裝生產、科普研學三大展示區,在新時代成為傳播航空科學知識、激勵年輕一代立志科技報國的平臺。   ■一線案例   “鯤龍”AG600:實現關鍵技術100%國內自主配套   上月底,由我國航空工業自主研制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全狀態新構型滅火機在珠海首飛成功。在發動機轟鳴聲中,AG600在跑道上加速啟動一躍而起,龐大身軀展現矯健姿態,穿梭于海天之間。   AG600是為滿足我國應急救援體系和國家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建設迫切需要研制的重大航空裝備。這些年來,AG600的每一次亮相,都給航空工業通飛華南公司總工程師黃領才留下了極其深刻的記憶。   2016年,AG600飛機1001架機在珠??傃b下線,2017年在珠海機場成功開展陸上首次飛行試驗,隨后分別于2018年、2020年在湖北荊門及山東青島完成水上、海上首飛。   AG600水上首飛成功后,總書記曾專門發來賀電。   “技術差距大,就要投入更多時間,日夜拼搏去追趕?!秉S領才透露,科研團隊日復一日扎根一線實干苦干,最終換來AG600一飛沖天,這是對總書記期盼最好的回響。   在2021年中國航展上,回到“出生地”珠海的AG600首次展示飛行投水功能:3秒內,藏在飛機“腹腔”內的9噸水全部傾瀉而下,精準覆蓋目標區域,成為航展上最亮眼的瞬間之一。   從陸上到內湖再到海上,AG600完美詮釋了“水陸兩棲”的特點。如今,AG600技術驗證機已相繼完成關鍵性能試驗試飛和汲投水滅火功能驗證試飛,突破掌握了氣水動融合布局、高抗浪適海船體、復雜高支柱起落架等關鍵技術。于上月成功首飛的AG600飛機1003架機最大起飛重量60噸,最大載水量12噸,填補了國產大型航空滅火飛機的空白。   “國之重器”橫空出世,背后是無數的付出與汗水。以1003架機為例,設置增壓艙,采用電傳飛控和綜合航電,配置全任務系統,這些完全立足于國內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實現了包括發動機、關鍵機載系統在內的100%國內自主配套,一大批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得到應用,有效帶動相關產業快速發展和質量提升。   以AG600為龍頭的國產航空應急救援裝備體系也加快配套成型,有關方面將加快推動型號研制和市場化應用,積極開展滅火和救援使用模式研究,并推動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示范運營基地試點建設。   更廣闊的天地在未來。AG600計劃于2023年具備執行滅火任務能力并投入實戰應用,爭取2024年滅火機、2025年救援機取得中國民航適航證并交付用戶使用。  ?、诔敝萑h:突破高端元件產品技術瓶頸   多層片式陶瓷電容器、光纖陶瓷插芯、陶瓷封裝基座、氧化鋁陶瓷基板、手機陶瓷后蓋……如今走進潮州三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廳,樣式繁多、功能多樣的電子陶瓷元件產品讓人嘆為觀止。   2020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曾來到這里調研,強調自主創新是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推動這家企業堅持走好自主創新之路,一年多來,潮州三環在自主研發和創新上加倍努力,不斷攻克技術難關,解決了許多工藝、技術問題,特別是聚焦國內短板產品突破了高端元件產品技術瓶頸,產能進一步提升。   憑借過硬的技術積淀,潮州三環研發出固體氧化物隔膜片,實現大量出口,成為全球最大的SOFC電解質隔膜供應商。這兩年,即使受疫情影響,公司業績仍保持大幅增長。   在這背后,是企業科研人員反復實驗、持續創新、不斷跨越。   完善自主創新體系、大力引進創新人才、建立研究院和技術平臺……自主創新已經成為這家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內核基因。繼潮州研究院后,潮州三環已在深圳、成都、南充、德陽等地分別建立研究院,堅定走出一條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   ■親歷者說   潮州三環事業部副總經理馮曉鵬:   總書記的期許鼓舞我們勇闖創新“無人區”   2020年10月,當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潮州三環調研時,事業部副總經理馮曉鵬向總書記介紹了企業的科研工作和試驗成果。當時總書記寄語他們“聚焦國內短板產品,在自主研發上加倍努力”,這成為馮曉鵬一年多來不懈努力、推動技術和產品升級的原動力。   南方日報:回憶總書記當時來的場景,有什么體會?   馮曉鵬:回憶起當時的場景,我依然心潮澎湃、無比激動??倳泴ζ髽I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期許,更加堅定了我們勇闖創新“無人區”、努力突破制約發展關鍵核心技術、走更高水平的自主創新之路的信心和決心。   南方日報:一年多來在堅持自主創新方面取得了哪些新突破?   馮曉鵬:我們在自主研發和創新上加倍努力,不斷攻克技術難關,解決了許多工藝、技術問題,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經營業績持續向好。去年企業實現營業收入62.1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5.69%;凈利潤20.1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9.66%,這些成績歸根結底來自于堅持自主創新。   最近,我們的“高溫燃料電池發電系統研發與應用示范”項目取得了里程碑進展——裝機容量首次突破100kW,交流發電凈效率高達64.1%,已連續并網發電超過1000小時并持續運行中,是國內首次實現百千瓦級的大功率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示范應用,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南方日報:這些年如何圍繞自主創新不斷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馮曉鵬:我們堅持“量產一代、儲備一代、研發一代、調研一代”這一創新驅動循環,同時對標國際技術前沿,不斷完善自主創新體系,通過大力引進創新人才,建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實施一系列技改產業化項目和新產品研發項目等,推動企業創新發展不斷邁向新臺階。   目前,潮州三環擁有一支以博士、碩士為主力構成的1700余名研發人員的技術團隊,同時聘請7名兩院院士及多名相關學科專家組成科學技術專家委員會,以更好地把握行業技術發展方向。   南方日報:未來如何接續奮斗,走出一條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   馮曉鵬:接下來,我們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激發廣大科技人員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一方面,爭取全面解決高端陶瓷電容器技術問題,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另一方面,加速推進陶瓷燃料電池高效清潔能源技術在分布式供電、離網用電的市場化應用。
相關話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