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gmm公司)黃河看什么?

  • A+
  □ 逄春階  沿著黃河走一走,你會看到什么?賈平凹說,“大水走泥,厚云積岸”,孔孚說,“春走在河道上/把冰敲打/黃河醒來/一睜眼就和冰吵架”??达L看水看花花草草,聽濤聲聽鳥鳴聽黃河號子,皆有所得。你能看到什么?  3月30日,由山東省民政廳、山東社會科學院等單位聯合主辦的“齊風魯韻 地名傳承——沿著黃河看地名”尋訪行動在東阿縣啟動。行動將在一年時間內,尋訪山東9個市的黃河沿線縣(市、區),于地名中感懷黃河悠久歷史,于尋訪中領略齊魯別樣風韻,打造黃河地名品牌,推動黃河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弘揚。我有幸聽到沿黃25個縣(市、區)分管地名管理的負責人飽含深情的介紹,有幸聽到地名研究專家的建議。忽然腦洞開了一條縫。面對地名,我開始思考地與人、地與事、地與物的種種關系?! 閷憟蟾嫖膶W《家住黃河灘》,我曾和作家朵拉圖自黃河入魯第一村到黃河入??谧吡艘惶?。我們采訪的主題是黃河灘區遷建。我注意到沿黃的地名和人名很有味兒。比如有不少名字叫“水”的孩子:大水、小水、水生、水波、水紋、水兒、春河、冰河、長河……黃河流入梁山縣境內,村名更有意思,比如:彭那里、房那里、范那里、程那里、包那里、路那里等。有人統計梁山有72“那里”。關于“×那里”村名傳說版本很多,但都與水有關系,水來人走,水去人回,就“那里那里”地叫開了。鄄城董口鎮有個魚骨村,傳說村里曾經有比房屋還大的魚擱淺在岸上,后來死去,剩下巨大的魚骨架,村里立起了魚骨廟。有意思的是黃河改道把村子一劈兩半,魚骨村以西歸了河南省,魚骨村以東歸了山東省。在黃河岸邊還有村名叫張垓、韓垓等,垓有土堆的意思,近河的村子為了建房,筑起土臺子?!佰颉币簿土鱾髁讼聛?。流淌出來的看似很隨意的地名,在當地人的眼里,就是暗夜里的明燈,就是汪洋的生活之海里的航標,有著辛酸的積淀和溫暖的記憶?! ‰S著城鎮化進程加快,許多村莊在消失,黃河岸邊的村莊也如此。我們在高青采訪了解到,白龍灣村、內清村、南李村、內趙村、北李村、三圣村,這六個村被攬在黃河的臂彎里,像六個親兄弟。祖祖輩輩看著黃河的臉色吃飯。發大水,一起逃荒,流離失所;水退了,收拾家園,筑村臺,蓋新屋……如今灘區遷建,建了社區,小村消失了,小村的名字也隨之消失。將來還有誰記得這里的“曾經”?  凡物得天地之氣以成者,莫不各有其神。地名也是得天地之氣,自有其神。它有著命名者智慧的光澤,蘊藏著民族文化肌理和密碼。要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就必須有更多的志愿者出來,以尋找的自覺,回望我們的來路,不回避,不遮掩,不浮躁,比如,沿著黃河看地名,就是要找到人與黃河的關系、地名源流與黃河的關系、黃河改道與地名的關系等。只要有足夠的耐心去尋找,就一定能有收獲,有大收獲,當然得有正確的方法和高科技手段?! ⊥ㄋ桌镎f,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地名是一個地方承載歷史印記的“化石”,是看得見的鄉愁,承載了一方百姓的集體記憶和鄉土情懷,也是了解一方水土的重要窗口。往大里說,地名文化是堅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牽引。講好地名故事,善莫大焉?! ∥蚁敫攸S看地名的志愿者說四個字:“搶救”“喚醒”。第一,趕緊盯緊沿黃老人,請他們講述地名故事,給他們留下影像資料,再不搶救,就來不及了。這些老人風風雨雨、跌跌撞撞跟黃河打了一輩子交道,一定有好多話需要表達。第二,喚醒年輕人對地名的興趣,利用大數據、云計算、AR、VR、CHAT GPT、元宇宙等新媒體、新手段,把地名故事講時尚、講通俗、講出圈,講成網紅打卡地?! ∥疫€會沿著黃河走一走,這次我想盯緊一個個像珍珠一樣閃閃發光的地名,那里面一定有不少傳奇故事。我喜歡也愿意去尋找。
相關話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