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不振(澳門網站)興,問問老百姓

  • A+
  □記者 王浩奇 通訊員 邢磊 杜正義 報道  尼山鹿鳴現代農業產業園俯瞰。  □ 本報記者 王浩奇 高峰   本報通訊員 蘇富旺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各地是怎樣推進的?效果如何?群眾得到了哪些實惠?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近日深入濟寧市鄉村振興一線采訪,聽聽老百姓有啥心里話。家家都有“韓經理”  “預定兩個集裝箱艙位,兩天后發往馬來西亞巴生港”……4月13日上午,金鄉縣魚山街道崔口村一棟大蒜恒溫庫前,村民韓永猛一會“飚”著普通話訂船期,一會又切換成方言催進度,忙得連喝口水的工夫都沒有。十幾位工人有的忙著將大蒜裝袋,有的將蒜袋裝車,一小時的工夫就裝滿了一個集裝箱?!  靶r候住土坯房,半個月吃不上一頓肉,現在住別墅、開轎車,天天吃肉也不差錢!”“蒜二代”韓永猛今年四十出頭,經營大蒜冷藏加工企業,年營業額過億元。腰包鼓了,他家扒掉土房子,蓋起了“兩層半”的別墅樓?!跋胂氘斈?,看看現在,真跟做夢一樣?!表n永猛感慨:“出土屋進別墅,多虧村里領對了路?!薄 鷮幨幸龑厣a業集群集聚發展,立足縣域發展基礎和資源稟賦,培育壯大了一批像金鄉大蒜這樣的農業特色產業集群。當地在全市推廣片區共建、支部帶動、托管服務等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強村十法”,推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斈隇榱藬[脫貧窮,崔口村老檔支部數技韓允其動員村民割掉麥子改種大蒜,拓市場、興加工,“第一個吃螃蟹的村”發展成了今天的“重鍋大蒜第一村”——開辦企業70多家,大蒜價格波動影響全球。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已超過600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5萬元以上?! 『晚n永猛家一樣,崔口村300多戶村民也都經歷了由農民到商人的角色轉變,家家有企業、戶戶住別墅。加上韓姓是村里的大戶,頭幾年沒少鬧了笑話——外地客商進村問路:“韓經理家怎么走?”村民卻反問:“幾乎家家都有‘韓經理’,你找哪一位?”一位農民五份收入  點開手機就能配肥、澆水、調節溫濕度,通過App就能線上預約“滴滴農機”……這是泗水縣圣水峪鎮鹿鳴村的鄉村振興打開方式?!  拔覀冞@里是山嶺薄地,從前一年只能種一季地瓜或花生,而且還靠天吃飯,老百姓守著農田卻沒有奔頭,大部分都外出打工了?!?月12日上午,正在尼山鹿鳴現代農業產業園智能溫室大棚為五彩西紅柿吊秧的鹿鳴村村民焦霞說。她原來也在外地打工,家鄉建起了這個項目后,她便回來應聘成為了智能大棚的管理員?!凹饶苷疹櫦彝?,又能每月掙到4000多元的工資,跟著能人在家門口上班,比往外跑強多了?!薄 〗瓜伎谥械摹澳苋恕笔悄嵘铰锅Q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創辦者、山東海藍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侯曉晨。濟寧市推出“鄉村振興合伙人”制度,招募海內外企業家、創業者、農村致富帶頭人等人才,采取創辦企業、技術入股、專業服務等模式與招募村“一對一”開展合伙合作?!  拔覀兺ㄟ^打造數字化田園綜合體,可以帶動農民增收?!焙顣猿俊叭牖铩甭锅Q村的鄉村振興計劃后,發揮自身優勢,創辦了尼山鹿鳴現代農業產業園,通過整合合作社、農村閑置資源和農村勞動力,讓農戶享受到土地流轉每年每畝800元收益、入園就業等五項收入。目前,該項目吸納2000余名農村勞動力,吸引30多人回鄉創業就業。好生態帶來好心情  單車、頭盔、墨鏡、耳機……4月13日清晨6點,治理一新的魚臺縣惠河河堤路,迎來了熟悉的騎行隊伍,車輪飛過,激起鳥鳴陣陣?!昂忧辶税睹懒?,一路迎著日出、賞著美景、呼吸著新鮮空氣,一天的好心情就這樣開始了?!彬T行隊伍中的夫妻檔姜秀哲和張婭梅每天雷打不動地沿河騎行,途經紅衛河、惠河和西支河,一圈下來65公里,全天神清氣爽?!  斑^去這些河堤全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手腳癢癢了,只能到外地騎上一圈過過癮?!苯阏芨嬖V記者,自從去年水系治理后,河流清澈了,堤岸漂亮了。堤頂路鋪上了柏油,方便沿線村民的同時,也很快被騎友們納入最佳路線規劃。姜秀哲介紹,不到一年,他們的“騎友圈”人數擴大到原來的2倍,發展到300多人?! ∫缓纤暮┮缓樱ň┖歼\河)十六水,魚臺縣聚焦“水”這一資源優勢,對縣內東魚河、西支河、惠河等7條直入南四湖的河流實施全域水系生態治理,治理124.5公里河道,修建249公里兩岸堤頂路。同時,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改廁污水入管網和“清水塘”工程建設,推廣稻田退水外封閉內循環和稻(藕)蝦共作,以及秸稈打捆離田、糞污資源化利用等生態種養模式,重拳治理面源污染。好的生態環境不僅讓河湖岸邊的村民更加宜居,還帶動了沿線產業發展,讓好生態帶來好日子。
相關話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