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丘是座什么(人民幣是什么材料做的)山?

  • A+
  □ 本報記者 盧昱  本報通訊員 白聰聰  4000多年前,若有抖音、小紅書,那具丘山一定是人人向往的打卡圣地?! 【咔鹕皆谀膬??山東禹城,隔黃河與泰山相望?! 母叨壬蟻砜?,今日具丘山不再挺拔。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大禹的足跡賦予了具丘山別樣風采。據禹城舊志載:“禹邑城西有臺,名曰‘具丘’,相傳禹疏九河嘗駐足焉?!焙樗C?,禹敷下土方  禹為何在具丘山駐足?原因有二?! 〈蠛樗鎭砹???脊艑W、古環境學、古地理學、天文學及文獻記載的綜合研究成果表明:在距今4000-4200年時,出現了對世界許多地區早期文明進程產生過重大影響的全球性氣候異常。這可能是世界多地流傳的大洪水傳說的發生背景。也有環境考古學家指出,距今4000年前后確實是我國北方超大洪水多發的時期,黃河流域、淮河流域、海河流域在這一時期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史前異常洪水事件。這就是重鍋古代文獻記載的鯀、禹治水故事的歷史背景?! 〈颂幠藘贾葜?。正如著名考古學家徐旭生考證,在堯舜禹時期,黃河下游平原都有發生大洪水的跡象?!叭绻敿毧疾煳覈牡匦?,各代河患的沿革,以及我中華民族發展的階段,就可以明白洪水發生及大禹施工的地域,主要是兗州。此外北方的冀州,西方的雍、梁,種養豫州及南方荊州的西部,山岳綿亙,高原錯互,全不會有洪水?!薄皟贾莓斀袢丈綎|西部及河北東部的大平原,豫、徐平原當今日河南東部、山東南部及江蘇、安徽的淮北部分。換句話說,洪水所指主要是黃河下游及其流域?;此饔虻囊徊糠忠部赡馨ㄔ趦?,此外全無關系?!薄 ‘敃r兗州地區地處黃河下游,洪水泛濫,大禹在禹城一帶治水時,為觀察水勢,指揮治水,率眾聚土而成一座“高十仞,廣倍之”的巨丘,后人稱之為“具丘山”?! ∷屯羶蓚€元素構建了大禹傳說的根基?!对娊洝ど添灐らL發》說:“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庇蛇@一敘述可知,在古人心目中,大地本是一片汪洋,禹從天上降下,始在茫茫洪水之中布下土地。而禹平抑洪水的方式是“敷土”。何謂“敷土”?其實就是布設土地?!痘茨献印氛f:“凡鴻水淵藪,自三百仞以上,二億三萬三千五百五十里,有九淵。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為名山?!边@和《詩經·小雅·信南山》“信彼南山,維禹甸之”,以及《大雅·韓奕》“奕奕梁山,維禹甸之”聯系起來,可知世上的山乃是禹用息土“甸”起來的?! ∪魧⒋笥碇嗡膫髡f剖析開來,包括大禹的誕生、特征、身份與職能、生活、事跡與經歷、名稱、死亡與紀念、遺跡與遺俗等多個主題。在濟寧嘉祥武梁祠西壁畫像石的帝王圖像中,左二即夏禹像。他頭戴斗笠,穿寬袖衣裳,左手前伸,右手執耜,回首張望,應是表現其治水的勞作場景。如題榜所言“夏禹長于地理,脈泉知陰”,其中的“脈泉知陰”即尊重規律、利用規律的思想觀念?! 】脊艑W家方燕明認為,大禹治水可信且能夠成功的理由是:通過實驗考古表明,由筑城的工程量、工程管理組織所反映的社會復雜化,其時已有動員、組織等機構的存在,這是大禹治水能夠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當時的生業、經濟發展水平較高,較雄厚的物質基礎是大禹治水能夠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當時已經有了較高的技術水平,如筑城選址對河水的認識和利用;治水過程中已經掌握較成熟的測量、施工技術,技術上的支持和保證也應該是大禹治水能夠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古有亭焉,以紀禹功  具丘山是治水的轉折點。在這兒,大禹完成治水平土、導河入海的豐功偉績。從那時起,禹城一帶的歷史文明便與大禹結下了不解之緣?! ∮沓侨嗣褚恢鄙钌顟涯钪笥??!坝沓恰敝加谔铺鞂氃?公元742年)。唐玄宗為紀念大禹治水的功德,循禹跡、恢復大禹在此所建城邑,改當時的祝阿縣為禹城縣。其后的1200多年,雖飽經戰亂與滄桑,禹城這一稱謂始終未變?! ≡诰咔鹕剿诘氖锿?,其村名的來歷便蘊含著百姓對大禹穿越千年的思念。相傳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禹城縣城移遷善村(現老城址)。建成之初,首任縣令登城向西眺望,見河西有一小丘郁郁蔥蔥,綠蔭叢中隱現著一間草亭,似有紫氣繚繞??h令遂問當地一老者:“此系何山?”  “具丘山?!崩险呋卮?,將大禹在具丘山上觀察水勢、疏通河道之事稟告了縣令,并說:“幾千年來,當地百姓為緬懷大禹為民造福之德,在具丘山上栽樹、移植花草、結扎草亭,供奉禹王靈位,祈求禹王保護一方百姓平安?!薄 】h令又問:“此具丘山離縣城多遠?”老者回答:“離縣城十里?!笨h令遂將具丘山所在村莊定名為“十里望”?! ∈侨?,縣令召縣內豪紳三老商定在城西門內修建禹王廟,在具丘山上修建禹跡亭,以便讓世人永記大禹治水的功德。禹跡亭內擺設供案供奉著禹王神像??h令親率官員民眾、攜帶香紙供品祭祀禹王?! 〈撕?,歷代縣令都會在春節、重陽節時親赴禹跡亭祭奠禹王。自唐至元,禹跡亭幾次被毀,卻屢屢得以重建。明天啟四年(公元1624年),十里望鄉紳吳以達、吳以邏號召鄉民在禹跡亭舊址建了禹王閣,較禹跡亭有所擴大?! ∏蹇滴跷迨?公元1711年),廣東人曾九皋任禹城縣令時,曾撰文《禹亭記》:“一日者,閑游登眺,父老環擁而告余曰:‘此山雖小,一望而無際,稱為禹城首景。古有亭焉,以紀禹功;今既廢矣,我侯盍重建之?!嘁才腔擦季?,顧瞻四方,見夫丘之下:委蛇曲折,古漯河也;西川繞綠,水土平也;黍稷翼翼,桑田盛也;楊柳依依,林木茂也;廬舍森森,民居稠也;行旅躋躋,履道坦也。非禹治之,孰治是也?”  “治”是大禹精神的根本,也是為政者的最高追求。因曾九皋治縣有方,加以風調雨順,連年豐收,人民安居樂業。曾九皋稱此為禹王護佑之果,便募捐修建了禹王亭,并置祭田數畝,刻碑記載。而后,曾九皋調離禹城,百姓念其在禹城的政績而捐款刻碑立于禹王亭內。講好大禹故事  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4月中旬,林則徐趕赴京城,曾在禹城逗留一夜,并將其觀感記入日記:“名十里望。相傳,禹治水時嘗至此望水勢……禹城縣十里,故名為十里望也??h本以禹跡……禹城橋之下,尚有徒駭河故道?!薄 ∮硗跬Ыo林則徐的除了感懷,還有治水的決心。在近40年、歷官13省的宦海沉浮中,從北方的海河到南方的珠江,從東南的太湖流域到西北的伊犁河,都留下了他孜孜不倦、為民治水的足跡?! ∶髑鍟r期,禹王亭香火大盛。前來祭拜禹王者絡繹不絕。文人墨客也來此朝拜觀光,留下了不少詩詞墨寶。這些作品有的被刻碑留存,有的載入縣志。清至民國時期,禹王亭香火尚盛,每年春、秋兩季在此舉辦廟會?! 〕跸牡挠硗跬げ┪镳^,花木扶疏,映襯著紅墻黛瓦。具丘山前,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大禹治水傳說”傳承人尹繼明、秦世森為前來研學的孩子們講述“大禹與具丘”的故事?!皡⒓哟舜窝袑W游,我了解到家鄉豐富的傳統文化,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我要把今天學到的知識告訴身邊的每一個人?!庇沓鞘杏冷h雙語實驗學校八年級三班宋穎萱說?! 〈笥碇嗡?,開啟了華夏農耕文明的新紀元。近年來,禹城市圍繞大禹文化保護傳承,講好大禹故事,先后舉辦大禹文化學術研討會、民間祭祀大禹、重鍋農民豐收節(縣級分會場)等活動,推動大禹治水傳說成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舉辦首屆大禹文化節;將大禹文化列入青少年傳承工程,推動大禹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整合全國各地大禹文化資料,編印《大禹文化》叢書、《大禹治水》故事畫本?! ∧壳?,大禹文化旅游產業基地正加速推進,農耕文化博覽園已完成主體建設,禹王亭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啟動建設……禹城積極整合禹王亭博物館、大禹公園、徒駭河景區、濼清河景區等大禹文化主題景區,串點成線,大禹文化將吸引更多游客前來打卡。
相關話題(文章)